水域活動意外事故處理流程
水域安全宣導
水域安全宣導
救溺五步
案例概要-1:
- 水安觀念:救溺五步,叫叫伸拋划
- 發生時間:○○年○○月○○日14時08分。
- 發生地點:新北市微風運河。
- 溺水原因:撿拾水中物品,不幸溺水,同行友人下水救溺,雙雙滅頂。
案例說明-1:
兩名國小畢業生和同學到微風運河玩耍,男童因為想撿一個寶特瓶不小心溺水,同行的女童想救他也跌落水中,最後兩人雙雙遭遇不幸。
案例概要-2:
- 水安觀念:救溺五步,叫叫伸拋划
- 發生時間:○○年○○月○○日12時10分。
- 發生地點:新北市微風運河。
- 溺水原因:撿拾水中物品溺水
案例說明-2:
同樣在微風運河發生一起溺水意外,一名國小畢業生下到新北市二重疏洪道微風運河玩,為撿拾籃球跳入水中,下水後踩不到底,慌亂掙扎,就在情勢危急之際,附近一名國中生以漁網勾住溺水國小畢業生,另二名小學生在一旁協助,合力救回一條寶貴生命。
案例概要-3:
- 水安觀念:救溺五步,叫叫伸拋划
- 發生時間:○○年○○月○○日06時30分。
- 發生地點:嘉南大圳嘉義段。
- 溺水原因:失足落水
案例說明-3:
嘉義縣4名高職學生某日上午相約外出吃早餐,路過嘉南大圳時,發現有一名男子在大圳內載浮載沉,一名少年第一時間,拿起岸邊綁著繩索的救生圈,丟入圳內及時套住溺水的男子,其餘少年則撥打求救電話並一起奮力將人拉上岸。所幸被救上岸的男子僅輕微失溫,並無大礙。
案例重點觀念:
1. 應提醒學生遇人溺水,應利用周邊物品(舉例物品:空保特瓶、救生圈、樹枝)進行陸上救援等正確救溺觀念
2. 加強宣導教育部救溺五步觀念,救人先自保,叫叫伸拋划。救溺五步連結如下http://www.sports.url.tw/classroom/detail/item/102
3. 游泳教學課程中應包含陸上救援技巧(如救生圈、救生繩、救生杆的拋送技巧及簡易浮具的製作等)。
水域安全教育宣導案例二:
防溺十招-第一招「戲水地點需合法,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
案例概要:
- 水安觀念:防溺十招中第一招「戲水地點需合法,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
- 發生時間:○○年○○月○○日14時00分。
- 發生地點:新北市烏來區南勢溪。
- 溺水原因:前往危險水域戲水
案例說明:
夏日的假期午後,同學提議到一處人煙稀少、風光明媚的野溪戲水消暑,一群好友開心前往,卻無視水域周邊豎立的〝危險水域禁止戲水〞的警告標誌,下水沒多久,就傳來同學溺水呼救的聲音,還好溪邊的釣客,即時趕來利用釣竿救援協助溺水學生脫困。
案例重點觀念:
1. 提醒學生應選擇有救生員,且合格安全的水域戲水。
2. 提醒學生即使平靜無波的水面下,都可能暗藏危機,不可掉以輕心。
3. 教導學生如何分辨離岸流、翻滾流、覆蓋流、微笑流等危險海象。
4. 離岸流影片連結:http://www.sports.url.tw/waterroom/detail/item/67
5. 安全水域自在游影片連結:http://www.sports.url.tw/news/detail/item/180
6. 請詳見防溺十招中的第一招「戲水地點需合法,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
水域安全教育宣導案例三:
防溺十招-第二招「避免做出危險行為,不要跳水」
案例概要-1:
- 水安觀念:請參見防溺十招之第二招「避免做出危險行為,不要跳水」。
- 發生時間:○○年○○月○○日16時00分。
- 發生地點:台東縣太平溪攔沙壩。
4. 溺水原因:危險戲水行為之跳水
案例說明-1:
一名15歲國中學生與同學於下午4時左右,前往太平溪上游攔沙壩戲水,少年從高4公尺的攔沙壩一躍而下,被強勁水流漩渦捲下後失蹤,同學報警處理,搜尋近2小時才將少年救起,但為時已晚。
案例概要-2:
- 水安觀念:請參見防溺10招之第2招「避免做出危險行為,不要跳水」。
- 發生時間:○○年○○月○○日19時30分。
- 發生地點:新北市三重忠孝橋碼頭。
4. 溺水原因:危險戲水行為之推人入水
案例說明-2:
一群國中學生為慶祝畢業,相約河邊烤肉,大家起鬨要跳水,某少年因為不會游泳而拒絕,但同學卻在嬉戲打鬧時將少年推入水中,使得少年不幸被河水沖走。
案例重點觀念:
1. 學校應提醒學生戲水時,應避免跳水、推人入水等危險行為,千萬別輕忽水域潛在的危險性。
2. 提醒學生戲水時,千萬別逞強,強迫或鼓吹他人進行跳水等危險行為。
3. 請參見防溺十招之第二招「避免做出危險行為,不要跳水」。
水域安全教育宣導案例四:
防溺十招-第三招「湖泊溪流落差變化大,戲水游泳格外小心」
案例概要:
- 水安觀念:防溺十招中第三招「湖泊溪流落差變化大,戲水游泳格外小心」。
- 發生時間:○○年○○月○○日15時30分。
- 發生地點:新北市大豹溪。
- 溺水原因:前往危險水域戲水
案例說明:
3名國中學生利用暑假返校日下午空檔,一同相約到學校附近的野溪戲水,卻沒留意到因溪流高低落差時而產生的覆蓋流,仍然手牽手一同下水,其中1人不慎踩空後,其他1人試圖搭救卻跟著落水,最後皆遭遇不幸。
案例重點觀念:
1. 提醒學生應選擇有救生員,且合格安全的水域戲水。
2. 提醒學生即使平靜無波的水面下,都可能暗藏危機,不可掉以輕心。
3. 教導學生如何分辨離岸流、翻滾流、覆蓋流、微笑流等危險海象。
4. 離岸流影片連結:http://www.sports.url.tw/waterroom/detail/item/67
5. 安全水域自在游影片連結:http://www.sports.url.tw/news/detail/item/180
6. 請詳見防溺十招中的第三招之「湖泊溪流落差變化大,戲水游泳格外小心」。
水域安全教育宣導案例五:
防溺十招-第四招「不要落單,隨時注意同伴位置」
案例概要:
- 水安觀念:防溺十招中第四招「不要落單,隨時注意同伴位置」。
- 發生時間:○○年○○月○○日12時30分。
- 發生地點:彰化縣貓羅溪。
- 溺水原因:不慎被捲入溪河流暗流
案例說明:
三名國小六年級男童,某日中午一起到學校附近的溪流釣魚,三名男童一時興起下水游泳消暑,其中一名男童一回頭不見另外兩名同學,嚇得大聲呼救,並請附近釣客幫忙報警求援。
案例重點觀念:
1. 提醒同學,協助留意身旁同伴的身體狀況。
2. 溪河流暗流、斷層多,如突然不慎踩空,就會被水淹沒,因此必須隨時注意下水同伴人數,如發現人數不足時,應大聲呼救。
3. 部分海域容易形成離岸流,離岸流會將人不斷帶離外海,戲水時,如發現自己離岸邊或同伴的位置越來越遠,且無力對抗水流,游回岸邊時,應大聲呼救並採漂浮動作等待救援。
4. 請參見防溺十招中第四招「不要落單,隨時注意同伴位置」。
水域安全教育宣導案例六:
防溺十招-第五招「下水前先暖身,不可穿著牛仔褲下水」
案例概要:
- 水安觀念:防溺十招中第五招「下水前先暖身,不可穿著牛仔褲下水」。
- 發生時間:○○年○○月○○日13時00分。
- 發生地點:基隆市七堵山區溪邊。
- 溺水原因:未暖身,且未著正確的戲水服裝
案例說明:
基隆市一名男子,和朋友去某山區溪邊戲水,沒做暖身運動就下水,可能因溫差大,導致他在水裡頭抽筋,原本不致於溺斃,但是因為他穿著牛仔褲下水,牛仔褲吸水之後,重量沒有辦法讓他浮出水面,最後送醫不治。
案例重點觀念:
1. 游泳戲水時應穿著泳衣,切勿穿著牛仔褲等衣物下水,避免衣物吸水後過重,影響漂浮能力。
2. 請參見防溺十招中第五招「下水前先暖身,不可穿著牛仔褲下水」。
水域安全教育宣導案例七:
防溺十招-第六招「不可在水中嬉鬧惡作劇」
案例概要:
- 水安觀念:防溺十招之第六招「不可在水中嬉鬧惡作劇」。
- 發生時間:○○年○○月○○日13時。
- 發生地點:南投縣竹山鎮下坪里街尾溪。
- 溺水原因:危險戲水行為之假裝溺水
案例說明:
4名青年利用暑假下午到溪邊戲水,其中一名男子假裝溺水,同伴馬上將他救上岸,之後男子又往反方向游開,同伴以為他又在開玩笑,一下子就不見人影,同伴報警,兩個小時候才在下游發現,男子已經不幸溺斃。
案例重點觀念:
1. 學校應提醒學生戲水時,應避免推人入水、強壓入水、假裝溺水等危險行為,千萬別輕忽水域潛在的危險性。
2. 請參見防溺十招中第六招「不可在水中嬉鬧惡作劇」。
水域安全教育宣導案例八:
防溺十招-第七招「身體勞累,狀況不佳,不要戲水游泳」
案例概要:
1.水安觀念:防溺十招第七招「身體勞累,狀況不佳,不要戲水游泳」。
2.發生時間:○○年○○月○○日10時20分。
3.發生地點:新北市某學校游泳池。
4.溺水原因:身體狀況不佳
案例說明:
某校在游泳課進行水母漂練習時,A同學發現B同學有異狀立即通報,體育老師立刻將該B同學救上岸,發現B同學口吐白沫,呼吸微弱。幸好即時發現搶救,進行急救後恢復意識,經後續了解,B同學具備基本游泳能力,但有腦部開刀病史。
案例重點觀念:
1.學校應調查了解學生相關病史,提供授課老師或教練,對於有相關病史之學生應加強注意其游泳教學期間之動態。
2.進行游泳教學時,授課老師或教練應留意同學當日身體狀況。
3.提醒同學,協助留意身旁同伴的身體狀況。
4.提醒家長,學生如有相關病史務必告知學校。
5. 請參見防溺十招中第七招「身體勞累,狀況不佳,不要戲水游泳」。
水域安全教育宣導案例九:
防溺十招-第八招「不要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小心失溫」
案例概要:
- 水安觀念:防溺十招中第八招「不要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小心失溫」。
- 發生時間:○○年○○月○○日13時30分。
- 發生地點:金門縣慈湖。
- 溺水原因:在水流帶離岸邊,卻無力自行游回
案例說明:
離島地區的某國小,有五名低年級學生,於下午相約到學校鄰近的湖泊戲水,沒想到卻離岸邊越來越遠,只好抓緊浮板大聲喊救命,附近民眾聽見趕緊通報消防隊搶救,其中2名小朋友因為在湖水漂浮太久導致失溫,需要住院觀察。
案例重點觀念:
1. 游泳戲水前務必進行暖身操再下水,避免環境溫度突然改變造成抽筋。
2. 游泳戲水時需注意水流變化,避免被水流帶離岸邊,體力不濟無法自行游回造成溺水。
3. 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容易造成失溫或抽筋現象,應盡量避免。
4. 請參見防溺十招第八招「不要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小心失溫」。
水域安全教育宣導案例十:
防溺十招-第九招「注意氣象報告,現場氣候不佳不要下水」
案例概要:
- 水安觀念:防溺十招中第九招「注意氣象報告,現場氣候不佳不要下水」
- 發生時間:○○年○○月○○日14時40分。
- 發生地點:屏東縣南灣水域。
- 溺水原因:風浪過大
案例說明:
某日下午某南部知名海域,因為風浪過大,掛設紅色旗幟警示,禁止下水,但部分學生與民眾未注意或不了解紅色旗幟的意義,執意下水,導致3死的溺水意外。
案例重點觀念:
- 提醒學生戲水時應注意天氣與水流變化,如有改變應即刻上岸。
- 注意戲水水域之警示標誌,如該水域已掛設紅色旗幟時,不可下水。
- 颱風天前後不可前往水域戲水或衝浪,以避免危險。
- 遇到離岸流應保持冷靜,勿對抗水流應採漂浮方式保留體力,等待救援或待水流消失後再游回岸邊。
- 水上安全標誌連結:http://www.sports.url.tw/news/detail/item/59
- 離岸流影片連結:http://www.sports.url.tw/waterroom/detail/item/67
- 請參見防溺十招中第九招「注意氣象報告,現場氣候不佳不要下水」。
水域安全教育宣導案例十一:
防溺十招-第十招「加強游泳漂浮技巧,不幸落水保持冷靜放鬆」
案例概要:
- 水安觀念:防溺十招中第十招「加強游泳漂浮技巧,不幸落水保持冷靜放鬆」。
- 發生時間:○○年○○月○○日08時30分。
- 發生地點:屏東縣南灣水域。
4. 溺水原因:海象變化
案例說明:
在同一水域,某單位辦理長泳比賽,因為海象變化,許多參賽者被離岸流快速帶離岸邊,一時恐慌又無力游回岸邊,幸好長泳泳客皆具備游泳自救觀念,採漂浮姿勢保留體力等待救生艇救援,才未造成嚴重傷亡。
案例重點觀念:
1. 提醒學生戲水時應注意天氣與水流變化,如有改變應即刻上岸。
2. 注意戲水水域之警示標誌,如該水域已掛設紅色旗幟時,不可下水。
3. 颱風天前後不可前往水域戲水或衝浪,以避免危險。
4. 遇到離岸流應保持冷靜,勿對抗水流應採漂浮方式保留體力,等待救援或待水流消失後再游回岸邊。
5. 水上安全標誌連結:http://www.sports.url.tw/news/detail/item/59
6. 離岸流影片連結:http://www.sports.url.tw/waterroom/detail/item/67
請參見防溺十招中第十招「加強游泳漂浮技巧,不幸落水保持
南市教安(一)字第1020976135號
卡式瓦斯爐使用要領及注意事項
一、 卡式爐於正常使用情況,罐內充填之液化丁烷須吸收熱量氣化作為燃料之用,此時卡式罐(瓦斯)表面會呈冰冷狀態,若非高溫輻射,否則卡式罐內之壓力不會上升。事故發生最多的情況是消費者使用前,未看清楚使用說明書及安全注意事項,將過大烤盤或平底鍋、火鍋、烤肉鍋置於卡式爐上使用,或為了加強火力,將卡式爐併排使用,但因為會蓋到放置於爐具側蓋內之卡式罐,造成卡式罐受烤盤輻射熱致陷於受熱狀態,導致罐內壓力提升,而使壓力感知安全裝置到達作動壓力;倘若又因為機構不順,或被不耐熱變形的塑膠面板卡住無法跳脫,造成壓力威知安全裝置無法發揮功能,而卡式罐仍持續受熱中,將導致卡式罐發生爆炸。
二、 一般炊煮鍋子的底面係圓形,若不使用過大鍋具,是不會將大量熱傳至卡式罐。CNS 14529[攜帶式卡式爐]雖然有使用過大尺度鍋具(直徑比熱效率試驗時大6公分)之溫度上升試驗,要求器具後面、側面木壁及下面之木台表面溫度在135度C以下,但過大尺度鍋具並非正常的使用方式。
卡式罐在常溫之蒸氣壓約2kgf/cm2,當溫度異常上升,使卡式罐內壓力達到4-6kgf/cm2時,依CNS14529之規定,壓力威知安全裝置應立即作動,且應有燃氣通路關閉後不得自動開啟之構造。市售卡式爐大都使用將卡夾機構跳脫的安全裝置,另有廠商設計以遮斷燃料供應方式作動之壓力威知安全裝置,消費者可比較選用。
三、 消費者要注意使用安全,務必要選購貼有檢驗合格標識之商品外,使用前應先詳閱說明書及注意事項,尤其要防止瓦斯罐過熱,請特別注意:
1. 卡式爐避免使用蓋到瓦斯罐上方之烤盤或平底鍋、火鍋、烤肉鍋等。
2.嚴禁將卡式爐併排使用。
3.勿使用金屬網或陶炭用之烤肉盤同時瓦斯罐之使用亦應注意。
4.安裝時瓦斯罐凹口朝上。
5.勿直接暴露於烈日下或高溫處。
6.長期未使用時,應將瓦斯罐取出等。
四、 消費者若能瞭解安全裝置的作用原理,就可以檢查安全裝置是
否腐蝕或動作不順的現象,適時加以換新。
天氣寒冷,請保持室內通風,留意一氧化碳中毒
何謂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中毒後的症狀不易被察覺,因而成為潛藏於居家環境中的隱形殺手。一般人在吸入過多一氧化碳後,經常只有疲倦、昏眩等輕微不適症狀,往往在中毒而不自覺的狀況下,在昏睡中死亡。一氧化碳中毒部分媒體會誤報導為「瓦斯中毒」,事實上,國內液化石油氣及天然氣均依法令添加甲硫醇或二乙基硫作為警示劑,使得原本無色、無味的氣體附有顯著臭味,一旦瓦斯外洩,民眾易於察覺及時採行應變措施,不易造成災害。
瓦斯燃燒所需的空氣量,約為其體積的25至31倍。在氧氣充足的環境,會完全燃燒變成無危害的二氧化碳(CO2)。但是在氧氣不足時,燃燒便會不完全,產生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對血液中的血紅素的結合力,為氧氣的200-250倍,因此會取代氧氣搶先與血紅素結合,而形成一氧化碳血紅素(COHb),降低血紅素帶氧能力,這時體內組織無充足含氧,因而產生各種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狀。